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手工皂這一早已退出保養(yǎng)領域的產品開始重新回歸人們的視線。而這一次,它不再僅僅是作為用來洗手之類的傳統(tǒng)香皂,而是以“保養(yǎng)品”的身份掀起一股新風潮。
手工皂
宣稱源自歐洲古老傳統(tǒng)工藝,制作過程中不加入任何化學成分,使用后不僅不會像市面上那些含化學成分的保養(yǎng)品對肌膚造成隱患,而且依據添加不同的美膚成分,可以滿足各種膚質、各種肌膚需求,對皮膚和環(huán)境均無污染。然而這些以冷制方法生產的手工皂以綠色環(huán)保為旗號,實則大多是在個人手工作坊制作而成。
受到其所宣傳的綠色環(huán)保、美膚無負擔的吸引,很多人亦開始成為“手工皂美容”的擁躉。而由于手工皂的制作過程本身充滿著DIY的色彩,不少人甚至亦開始自己動手制作。然而,這股看似美好的手工皂保養(yǎng)風潮背后,暗藏的卻恰恰是看似美麗的謊言。
誤區(qū)一:精油手工皂具有神奇的美膚功效
有人如此描述手工皂護膚的神奇功效:去螨、去油、美白、祛痘,所含有的天然甘油量及植物精油是普通香皂的5倍以上,可直接用于面部和周身肌膚清潔護理,孕婦和寶寶都可以使用。眾所周知,精油類產品并不宜在懷孕期間以及年齡較小嬰兒上使用。為了證明其無所不能的美膚功效,現(xiàn)今的手工皂亦發(fā)展壯大出幾乎覆蓋各種肌膚狀況、各種肌膚問題的功能和種類,而這僅僅是手工皂商家為了達到營銷效果所做的虛假宣傳。
誤區(qū)二:精油手工皂≠肥皂
無論是精油手工皂,還是肥皂,都無法否認它的堿性性質,一般的皂類PH值會在7-9,而人的肌膚屬于弱酸性,也就是4.5到6.5之間,精油手工只是適合比較油性的肌膚。據蒙氏精油首席工程師李博士告訴分析,對于肌膚來說,好的清潔品一定是可以溫和、有效的清潔,PH值是中性或弱酸性。而精油手工皂無論是選用了多好的油脂,真想護膚,還不如用一些溫和的清潔劑洗干凈后再用一款好的保養(yǎng)品。而那些所謂能夠讓長出的頭發(fā)更加健康的用來洗頭的手工皂同樣只會進一步刺激頭皮和毛鱗片,令頭發(fā)損傷加重。而既然作為基礎的清潔成分不夠安全,那些所添加的各種所謂功效成分其實并沒有多大意義。因為如果在清潔的同時這些成分真的能夠透過毛孔滲透到肌膚中的話,那也意味著對皮膚造成風險的成分同樣會滲透其中。
誤區(qū)三:“好轉反應”是正?,F(xiàn)象
很多人剛開始使用手工皂時都會出現(xiàn)皮膚干燥粗糙、起小痘痘,或者頭皮發(fā)癢、頭發(fā)干燥等類似化妝品過敏狀況,而這一現(xiàn)象則是“好轉反應”,是因為肌膚長期使用含有大量化學合成界面活性劑的護膚品,導致皮脂膜無法正常工作,所以才會感到干燥、緊繃,敏感皮膚甚至會出小痘痘。所以,只要使用手工皂時清潔時間保持在30秒左右,然后盡量多用水沖洗,并及時做好保濕,讓肌膚適應一段時間便會自動消失。
然而,所謂的“好轉反應”并非像有人們所說的是因為之前使用的化學合成的護膚品讓肌膚變得脆弱,而是手工皂的堿性成分對肌膚造成刺激而呈現(xiàn)的敏感反應。要知道,通常的清潔時間大約在2~3分鐘,而之所以有人建議使用手工皂清潔盡量不要超過30秒,而應大量用水沖洗,恰恰說明手工皂本身刺激性較強,一旦跟肌膚接觸時間過長便會對肌膚造成刺激,這恰恰與其天然無刺激的說法自相矛盾!而強調清潔后及時加強保濕,同樣是因為手工皂的偏堿性性質容易令肌膚造成過度清潔,破壞肌膚本身的角質層,令肌膚自身的保濕功能受損。專家提醒,一旦出現(xiàn)“好轉反應”,應該立即停止使用手工皂,如果敏感狀況嚴重則應及時向醫(yī)生請求幫助,千萬不要相信繼續(xù)使用“好轉反應”一個月之后會自動消失的謊言。